新闻资讯 News

传承中华腾博官网入口网址优秀传统法律文化

日期: 2024-10-30 06:16:39
作者:

  我国的法治建设一贯重视恤刑的理念和价值。党的十八大以来◆◆◆■◆◆,我国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保护困难群体的实体与程序制度,在司法实践中树立了保护老弱妇幼等群体的鲜明的价值导向,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突出亮点。比如,近年来,司法机关积极落实并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,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,就是传承古代慎刑恤刑思想的重要体现◆★★■◆。又如,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探索建立的少年法庭、未成年人检察厅以及针对青少年、年长者的量刑从宽政策也是对恤刑原则的传承。

  习强调★■★■,“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◆★◆★★、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★■◆,必须坚持为了人民、依靠人民。要把体现人民利益■★★■■、反映人民愿望★★■◆★★、维护人民权益、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。推进全面依法治国,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■◆★■★◆。”

  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★■■◆、创新性发展,加快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,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,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。

 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,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◆★◆★★。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★■,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■■◆◆。

 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、文化积淀、基本国情不同◆■■★,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■★■★★。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深厚底蕴,中国带领人民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。我们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◆■★◆,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。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★★■★◆■、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◆★★■■◆,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。近代以后,一些人试图在中国照搬西方法治模式,但最终都归于失败◆★■■■■。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■◆★★★,只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,从我国革命★■★◆■★、建设、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★■★◆,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★■◆■,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◆■。

  ——“天下无讼、以和为贵★★★◆”的价值追求。★◆■◆“无讼”是儒家的理想目标,“以和为贵”是最理想的道德境界。孔子云■◆◆■★:“听讼■★★◆,吾犹人也,必也使无讼乎腾博官网入口网址■◆◆。★◆★”有子说◆■★■◆★:“礼之用,和为贵■◆◆◆◆。先王之道★■★■★■,斯为美★★◆■■。”我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认为★★◆■,作为治理者,如果能正人心、厚风俗,以德化民,就能达至天下无讼。

  ——“援法断罪、罚当其罪”的平等观念。■★■◆■■“援法断罪★◆★◆、罚当其罪”强调判断罪情要有法律依据,罚与罪应当均衡。其渊源可追溯至先秦,具有朴素的罪刑法定主义意味■◆■■。西周时期成文法以大纲的形式记载于刑书中,作为刑官判断罪情轻重的依据。据学者统计,现存唐代司法判牍与拟判大部分能够征引律文★★◆◆■★,或至少引据法意■★■◆★。这一平等观念体现于中华法系的法典条文和司法实践中,彰显着中华法治文明的先进性。

  习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◆◆■,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大历史观★■◆■★,深刻洞悉中国历史发展大趋势,从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,高度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理论体系和时代精华★■◆★。这些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,同时也赋予了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。

  ——“德主刑辅、明德慎罚”的慎刑思想★◆◆★◆★。“德主刑辅、明德慎罚”,指对待百姓应以爱养教化为本★★★★■,并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刑罚的惩戒效用,强调重视道德教化和刑罚适中宽缓。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德与刑的辩证统一关系,在德与刑的运用上,主辅秩序俨然。时至今日,“德主刑辅、明德慎罚”思想仍在我国法治实践中得以传承和发扬◆★■■。

  习强调,★◆“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★■★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,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。◆■◆■◆”“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、重民本◆★◆■、守诚信、崇正义、尚和合、求大同的时代价值,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”。

  习指出,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,是中华文化的瑰宝。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,激发起蓬勃生机◆■■◆。

  习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,两次签署主席特赦令★★★■◆◆,依法对符合特定条件的服刑罪犯实行特赦,充分彰显了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承续中华文明慎刑恤囚、明刑弼教的优良传统,彰显了我国法治大国、文明大国的形象。

  人民立场始终是中国的根本政治立场,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■◆■■★,也是民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传承和发展。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”是习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。

 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。我们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◆★◆★◆,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■◆■,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,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,行法治之力◆◆■★■、积法治之势,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,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治保障和文化支撑。

 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、建设文化强国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,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。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,既需要薪火相传、代代守护,也需要与时俱进、推陈出新。只有将国力的强大转化为文明上的兴盛,坚定走自己的路,成为新文明的主体★★,一个民族才能最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★◆。我们要让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成为中国的,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成为现代的,就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■◆■◆★★,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法系融入与时俱进的中华法治文明。

  秉持开放包容。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★★◆◆★,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,闭上眼睛不看世界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,文明因互鉴而丰富。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,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★★■★■★。因此,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■★■。但是,学习借鉴不等于是简单的拿来主义◆★★★,必须坚持以我为主、为我所用◆■★◆,认真鉴别★■★、合理吸收◆◆,不能搞“全盘西化”★★,不能搞“全面移植”,不能照搬照抄。

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,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然要求■★◆。

  坚持守正创新。习指出,“对文化建设来说,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◆◆、不迷失方向◆■■★■◆,创新才能把握时代、引领时代◆★★★。★■◆◆★”守正◆★◆◆★◆,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,要求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,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重大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晰、立场特别坚定,不能被西方错误思潮所误导。创新,创的是新思路、新话语、新机制、新形式,要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指导下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加快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,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,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。(执笔◆◆■:朱乾乾)(《瞭望》2024年第32期)

  2021年★★■◆■,我们隆重举行中国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,庆祝活动盛大庄严◆◆■★、气势恢宏★★★,礼序乾坤腾博官网入口网址◆■、乐和天地,充分体现了仪式感、参与感、现代感,办出了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、中国风采◆◆■,起到了统一思想、凝聚力量、振奋人心、鼓舞士气的作用。近年来,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有关法律制定修改过程中■★◆★■,更加重视在立法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◆★★◆。比如■★◆■■,制定出台了爱国主义教育法、英雄烈士保护法、反食品浪费法等多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★■★■◆■、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法律。这些法治实践都传承和彰显了■◆■“出礼入刑、隆礼重法★◆◆”的理念和策略。

  近年来,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◆■★,成为让基层声音原汁原味抵达国家立法机关的“直通车”,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。检察机关深入践行◆■★“为大局服务,为人民司法”理念★◆◆■★,聚焦社区团购、网络营销、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涉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公益诉讼◆★■◆◆★,守护老百姓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◆■◆■■,源自中国人的初心使命,也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一脉相承。

  ——“出礼入刑、隆礼重法”的治国策略。“出礼入刑★★◆◆■、隆礼重法★◆◆■■★”,指在治理国家时应当将礼仪和法律结合起来■◆◆★★■,既注重礼仪教化,又重视法律制度★◆★◆★★。荀子提出“治之经■★◆■■■,礼与刑”★◆★,正是强调了治理国家的两种基本规范类型■★★◆★。“出礼入刑”并不是机械地要求礼和法在适用上完全对应,而是强调礼和法是有差异的统一■◆★◆。★◆★■“隆礼重法”最早是荀子在综合孔孟礼乐思想和法家法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■◆★,强调礼的功能在于积极规范◆◆、法的作用在于消极刑禁★◆■◆◆■,将礼和法统一起来。这一思想对我国秦汉以后的政治制度★■★、伦理道德、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  在我国当代法治实践中,“援法断罪■■、罚当其罪★■”的理念仍发挥着重要影响★◆。比如,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《关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》,旨在加强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。随着电影《第二十条》热映★■■◆◆,正当防卫成为热词,“法不能向不法让步”进一步成为全社会共识■■■◆■■。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2024年工作报告都提到正当防卫典型案例,进一步明确了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★★■★,切实矫正错误倾向◆★■★,确保依法准确适用正当防卫制度,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◆◆★。

  ◇习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,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大历史观,深刻洞悉中国历史发展大趋势,从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,高度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理论体系和时代精华。

  坚定文化自信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、更广泛、更深厚的自信。这三个“更”,凸显了★★◆◆■“文化自信”在“四个自信”中的地位。有文化自信的民族■◆★◆,才能立得住★■◆■、站得稳★■■■、行得远。习指出,要坚定法治自信★★★,积极阐释中国特色涉外法治理念、主张和成功实践,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。加强涉外法治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研究,构建中国特色■■★■◆、融通中外的涉外法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,彰显我国法治大国腾博官网入口网址、文明大国形象■★★★。这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◆◆★★、坚定法治自信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实践途径■■◆。

  ——保护鳏寡孤独、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。中国古代的恤刑思想流传久远。《说文解字》将■■★■★◆“恤★◆■★★”解释为■★“忧也。收也。★★★■★◆”是指人们产生恻隐之心的时候,就能感同身受去怜悯他人◆■■。■★★■◆“恤”与“刑■★◆★◆★”连用,即为对罪犯施以刑罚时★■■■,要存有悯恤之意。恤刑最早见于《尚书·舜典》:“钦哉,钦哉,惟刑之恤哉!◆◆■★■”《周礼·秋官》有“三赦之法■■★”,即对年少体弱的人、七八十岁的老人及智力有障碍的人采取宽宥政策。秦汉以后建立了一系列保护鳏寡孤独、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和法律制度。

  习指出,法律是成文的道德,道德是内心的法律◆◆★,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■★、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。治理国家、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■■■◆、一手抓德治,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,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,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、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。

 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大量社会矛盾、纠纷不能■◆★■★“一诉了之■★■”,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★■、治已病,更要抓前端、治未病■◆。当前,我国政法领域正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积极推动诉源、访源、案源治理,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■★■◆■。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◆★◆■◆”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★■,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,与“未雨绸缪、预防在前◆■”的治理理念■★■◆■、◆★★◆“以和为贵、息诉止讼★◆”的司法理念、“重义轻利、义在利前■◆★★”的文化基因等相契合,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生动法治实践。

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,是一体学思践悟习法治思想、习文化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。习的重要论述,深刻阐释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,为我们坚持“两个结合”★◆■■◆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。

  习强调■◆■★★■,实现★★■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,也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。

  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,是一体学思践悟习法治思想◆■★■◆◆、习文化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
  习从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高度,着重从坚定文化自信、秉持开放包容、坚持守正创新三个方面为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道路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实践中◆■,深入学习贯彻习的重要论述精神■■,应切实把握好三个基本原则■◆■★◆。

  ——★■★★★“民惟邦本、本固邦宁”的民本理念■■★■■。■■“民惟邦本、本固邦宁”★◆■■★,指只有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,根本稳固了,国家才能安宁。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根据夏王失德失民亡国的教训提出★★,“民惟邦本、本固邦宁”。从西周统治者关于“敬天保民■■◆”思想的提出,到孔孟关于◆◆★■◆“德治”“仁政”理论的形成★★★,汉唐明清政治家■■、思想家都注重民心所向■■◆■■◆。

最新动态 / 更多>>
2024 . 10 . 30
点击次数: 626
  “法治■”概念在中国经历了一...
2024 . 10 . 30
点击次数: 853
  我国的法治建设一贯重视恤刑的...
2024 . 10 . 30
点击次数: 527
  其三■,概念提炼。在数十年的...
2024 . 10 . 30
点击次数: 911
  SELM模型的提出■,旨在弥...
微信 微信
手机 手机
联系我们:
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3039号国际文化大厦2305B室
电话:(0755)83643169    83640932     83643163     83643362(总机13条线)
传真:+86 0755-2788 8009
Copyright ©2018 深圳市腾博官网诚信专业服务,腾博官方诚信唯一网站app,腾博官网安全技术事务有限公司
X
1

QQ设置

3

SKYPE 设置

4

阿里旺旺设置

5

电话号码管理

  • 0755-83643362
6

二维码管理

展开